金谷宾游盛。
青门冠盖多。
隔林望行幰。
下阪听鸣珂。
于时春未歇。
麦气始清和。
还入平原径。
穷巷可张罗。
猜你喜欢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
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孤棹自迟从蹭蹬,
乱帆争疾竞浮沉。一身累困怀千载,百口无虞贵万金。
空阔远看波浪息,楚山安稳过云岑。
少豪颇似括谈兵,老去方惭理未明。
窗下残书千遍读,卷中一字几回更。
撚髭人尽嗤吾拙,歃血谁当豫此盟。
肯啖菜根抄脱粟,许君十载共经营。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juàn)樱桃花。
鸣鸠(jiū)乳燕春欲晚,杖藜(lí)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chè)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yáng)雨幸无愆(qiān),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fú)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石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似小竹,开红白或杂色小花,供观赏。游丝:春天在空中飘动的由蜘蛛等所吐的细丝。俗称“天丝。”罥:挂。
乳燕:雏燕。一说正在哺育雏燕的母燕。
龟坼:田地干裂。滋:长。
穷巷:陋巷。
旸:日出,晴。愆:差错。三农:指平地、山地、泽地的农民。一说指春、夏、秋三个农时。晏食:安食。无旱无涝,故安。
土亢:土地干燥坚硬。
莩:麻的种子。藜:一种草,嫩叶可食。荆、益:荆州和益州。在今西湖、四川一带。方用兵:正在打仗。
此诗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这一年自春至夏,北方三月不雨,此诗即咏写此事。
首两联交代背景,描写“春欲晚”的时节的农村风光,并由杖藜老农话农事引入下层。三四两联借田家父老之口描述农村干旱情景。旱情的严重,田家父老的忧虑凸现无遗。下面四联写诗人内心的触动及深深叹息。诗人既为农民在贫瘠的土地上岁岁劳作的悲苦命运而感叹,更为官府的剥削压榨,使农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和损害的现象愤懑不已,揭示出农民辛勤劳动反而日益贫困的真正原因并非只是天灾所致,而在于统治者的残酷盘剥,笔锋直指封建统治者及不合理的制度。尾两联又回到眼前现状的描写:土地干旱无法耕种,人们只能用野果野菜充饥,而清兵又要从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向云南发兵进攻,人们在遭受灾荒的侵害、官府剥削压榨的同时,还要蒙受战乱的痛苦。
此诗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和生活处境寄予了深深的关切同情,对腐败统治阶级及不合理的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极富战斗性和认识价值。
一树垂垂瘦可怜,似闻手植曲阑边。已随艳日争宫体,更借余霞补绮天。
汉苑梦回深雨后,蜀屏露挹早秋先。何妨美酝倾千斛,共醉花前笑作颠。
逦迤前冈厌后冈,一川桑柘好残阳。主人馈饷炊红黍,
邻父携竿钓紫鲂。静极却嫌流水闹,闲多翻笑野云忙。
有名不那无名客,独闭衡门避建康。
百战初休十万师,国人西望翠华时。
家家尽唱升平曲,帝幸梨园亲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