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边参法席,沙界现祇林。古佛再出世,逢人直指心。
钟声江渺渺,幢影月沉沉。榻下亲承记,前因感涕深。
猜你喜欢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见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遥。
小艇呼蜑人,驾以木兰桡。僧雏解好事,为我茶瓜要。
入门优昙香,花雨氤氲飘。长林蔽修景,天籁鸣刁调。
塔铃语云何,如听风过箫。比邱三五辈,宴坐围松寮。
一闻梵呗宣,余声静不嚣。俄顷铿华钟,汩起沧江潮。
冯夷跋浪舞,灵怪争来朝。神鱼似衔珠,鲛人或献绡。
所过皆殊境,顿觉心神超。始知青莲宇,变幻非意料。
栖栖尘土中,无乃同鹪鹩。
地从虞苑坼,门对白云遥。蜃气迷花雨,钟声接海潮。
花田淹旅食,莲社日相招。不学无生法,锱尘何处销。
放灯恰好月朦胧,佛事惟求幻与空。两岸芙蓉开在水,一声杨柳静无风。
远当星影相衡白,习见鱼心不怯红。池底劫灰如可忏,何妨长照大江中。
万里浮槎至,凭高望越台。潮平梅雨歇,天阔岛云来。
霸气余残垒,王宫尽劫灰。无边惆怅意,送客酒盈杯。
隔江曾自度,长约渡江人。绝迹淹残雨,浮生阅仲春。
钟吟清水泛,门迥白鸥邻。不到真空地,梨花月漫新。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宦海中的沉浮,恰如海的潮涨潮落,永无停息。尤其是在调迁频繁却无法担当大任、壮志难酬时,其落寞的心情更为沉重。此词抒写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
起笔三句叙事。词人说: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极目远望千里闲云。“闲云”也显出一股轻松之感。但是,他毕竟是来散心的,以解胸中郁闷,“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出念远、怀乡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较为复杂,有如夏末秋初的黄昏那和着凉意的热燥,使人并不好受。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天顺人意,降下一阵好雨!将那热燥一洗而空,仿佛人世间的一切尘垢连同自己那些莫名的烦闷也一洗而空。此词的“前山急雨过溪来”又加之“尽洗却”,这样的心情表现得更为痛快。此时他的愁闷似乎散去了,他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过片写雨后情景。“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极目秋景一片高远,可是,暮色寒鸦却不无一种惆怅的意味,作者遂以“一团”来形容这秋意。“一团”,即忧丝难理,烦躁中难堪的心境,委婉地表现出来。所以下面说:“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新秋的凉爽是可喜的,可是在不知不觉间,西风起了,节序便又推移了。这句是从苏轼《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转化而来。表达出作者此时的情绪底蕴:他是在感叹似水的流年。以“痴区騃女”作反衬,益发显得悲凉。
唐柳宗元贬谪永州,写了一首诗叫《南涧中题》,苏轼谓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终归还是忧。诗云:“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又云:“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鹊桥仙》中所表现的情绪虽然没有那么沉重,但节奏是相似的:忧中求乐,乐中有忧,乐尽忧来,心情虽一时得以开解,但终归抵挡不了忧愁的纠缠。这是一个欲有作为的士大夫在那不安定的调迁频繁的仕途中,所特有的心态。作者在不少词中写这种情况,感叹着“岁月尽抛尘土里”(《糖多令》)、“万事悠悠付寒暑”(《青玉案》)、“江湖自古多流落”(《满江红》)。读了那些词,回头再读这篇作品,对其思想感情能有个较切实的把握。
英游相聚日相欢,休唱还家蜀道难。为爱尊前文字饮,不知门外雪霜寒。
酒酣依约群仙梦,谈剧飞扬巨海澜。从此追随频语笑,莫教憔悴耻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