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宫省青槐下,信断鳌峰日易斜。
应为能言锁鹦鹉,翻愁无思学杨花。
风波滚滚惊人事,文字孳孳老岁华。
偶向东楼望春色,归心不觉到天涯。
猜你喜欢
楼前淮水上,远树似鱼鳞。来帆与去棹,肠断倚栏人。
能怀望乡思,慎勿上东楼。海气常常雾,淮声故故愁。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jiǒng),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走上那万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们都要经过这座城门。
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着新死者的尸骨,却不见旧死者返回灵魂。
楼的檐角凌风翘起,多么高寒;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
城门下又有驿使喧呼而过,该是西行远途与吐蕃和谈。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79-280
2、李济阻王德全刘秉臣.《杜甫陇右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58-159
东楼:在秦州城。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
但:只。征魂:指出征战士的灵魂。
凌风迥:高高地迎风凌空而起。昏:昏暗。声;这里指驿使的传呼声。
驿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节。节:使节。
“”首联这两句写东楼的位置,是全诗关键所在。正因为西行去万里流沙道者必须经过此门,所以东楼这一普通建筑,才与历史、现实、战争、使节联系在一起。诗人登楼远视俯瞰,战士们从东楼出发踏上征途,路途遥远而艰辛,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
“”颔联这两句写战争、写过去。“新战骨”说“但添”,“旧征魂”说“不返”,可见将士有去无回,而且即使死了也于事无补。此二句写得十分悲惨。多年的征战,使得无数将士献身沙场,横尸荒野,何曾见到他们魂返故园?而今战场又添新战骨,更叫人感到凄凉冷落。这两句烘托出战争的残酷至极,表明了诗人对出征在外的战士的担忧和对战争的不满和愤慨。
颈联承接首联仍然写楼,不同的是首联只写了东楼的位置,描绘的是远景,这两句却写到了东楼的本身,描绘的是近景。“楼角临风迥”,这句写“楼角”,高昂凌风,是多么的高寒;“城阴带水昏”,这句写“城阴”,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低下阴森,一片昏暗,两者构成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让人感觉战乱的凄惨。这两句描写在沧桑变幻城头依旧的背后,令人觉得这座东楼既是历史的见证,照应了颔联对战争的感慨,又是生死莫测的不幸之门,从而引起了尾联——使节出国和谈,但是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不能预料。
“”尾联承接颈联,再写人事。前两句写的是历史上的战争,这两句写的是现实的使节;前两句虚摹,这两句实写。这几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过去的将士多半是有去无回,而现在的使节频繁派出,对即将爆发的战争依旧没有遏制作用,不久以后仍将有大批将士如往日一样,去作战送死,表现了战争的无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后期作品,诗人按照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描绘了在秦州城东楼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将士的担忧之情。
白发苍颜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
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
长歌自誷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
?柳子厚诗云:长歌返故室,自誷非所欣。
?
凤城迢递绕珠宫,鸳瓦参差贴远空。雨过日沉云忽破,万重金碧夕阳中。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城外清江城内湖,水门通贯古名都。鱼跳浪阔终难网,鸟立沙长岂得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