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睡起觉衣松,怪底幽情似酒浓。立尽斜阳人不见,目随征雁到回峰。
猜你喜欢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mì)封侯。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悔教:后悔让。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靡(mí)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jiōng)闭朱门人不到,砧(zhēn)声何事透罗帏。
靡芜:草名,其茎叶糜弱而繁芜。
别日:他日,指去年秋离别之日。
信息稀:一作“信息违”。
扃:门窗上之插关。砧声:捣衣声。
又名:怨诗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小诗。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征边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唐初边地战火不断,诗人有所感而作此诗。开头两句借雁和萤说明女主人公和丈夫分别已经有一年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近来”没有消息。尽管如此,女主人公夜中还在赶忙缝制寒衣,思念、忧虑、关切之情和离别的痛苦都融在其中了。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寸心杳与马蹄随,如蜕形容在锦帷。江上月明船发后,花间日暮信回时。五陵夜作酬恩计,四塞秋为破虏期。待到乘轺入门处,泪珠流尽玉颜衰。
画眉夫婿客游梁,独理瑶琴山水长。莫上翠楼凭几望,陌头无数碧垂杨。
江南二月试罗衣,
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
故乡虽好不思归。
那年离别去,只道投京国。京国人不归,音书到塞北。
少年夫妇不同欢,纵使封侯有何益。还家拜母心内伤,何不当时委道傍。
房栊微雨过,虫思草根深。
门外青苔色,无人闲到今。
换衫依暮冷,开镜倚秋心。
别意犹能在,应来梦裹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