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
-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
- 奉皇姑鲁国长公主教题所藏巨然江山行舟图
- 晚泊贵溪游象山昭真观
- 后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三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
- 次韵鲁参政观潮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
- 送张明德使君赴南恩州
- 袁伯长侍讲,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
- 题立仗马图
- 送朱本初法师赴豫章玉隆宫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一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二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三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四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六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七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八
-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 其九
- 闻临江范德机以母丧哀毁而卒
- 送李文晦佥事易节燕南二首 其一
- 送李文晦佥事易节燕南二首 其二
- 二月七日与陈新甫甘允从饮范使君亭
- 初夏斋中杂题三首 其一
- 初夏斋中杂题三首 其二
- 初夏斋中杂题三首 其三
- 题离骚九歌图
- 睡馀偶题二首 其一
- 睡馀偶题二首 其二
- 送李士弘侍读摄祠王屋
- 观失剌斡耳朵御宴回
- 次韵伯庸无题四首 其一
- 次韵伯庸无题四首 其二
- 次韵伯庸无题四首 其三
- 次韵伯庸无题四首 其四
- 还次桓州
- 太子受册礼成赴西内朝贺退归书事
- 午日雪后行失八儿秃道中有怀同馆诸公
- 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二首 其一
- 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二首 其二
- 漫题斋壁
- 送王正臣经历赴浙东
- 送杨君祥赴定海税官因思旧游
- 送叶道士归天台
- 送乡僧伟师南还
- 舟中睡起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四首因以为寄 其一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四首因以为寄 其二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四首因以为寄 其三
-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四首因以为寄 其四
- 登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作
- 雪中渡淮
- 镇江逢袁子方明府
- 阅进士卷赋呈同院诸公
- 过铁峰书台观其所得宋咸淳中大宗正训名牒上有福园署押感而为赋
- 立春日陪左平章饮散怀旧偶题
- 初夏忆京城邻舍
- 追饯常大参至樵舍镇饮别后夜宿舟中听雨
- 端午日泊舟信州城下陈行之推官袁仲野知事携酒馔劳予于挹翠亭上
- 垂虹亭晚眺
- 浦阳十咏 其一 仙华岩雪
- 浦阳十咏 其二 白石湫云
- 浦阳十咏 其三 龙峰孤塔
- 浦阳十咏 其四 宝掌冷泉
- 浦阳十咏 其五 月泉春诵
- 浦阳十咏 其六 潮溪夜渔
- 浦阳十咏 其七 南江夕照
- 浦阳十咏 其八 东岭秋阴
- 浦阳十咏 其九 深祃江源
- 浦阳十咏 其十 昭灵仙迹
- 夜行溪谷间梅花迎路香影离离可爱
- 中秋待月不见却怀鲁子翚学士时留城
- 寒食山居
- 初霁望金华山雪
- 会稽怀古
- 游五泄山四首 其一
- 游五泄山四首 其二
- 游五泄山四首 其三
- 游五泄山四首 其四
- 过贾相故第
- 晨度居庸至南关门
- 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
- 送临川谢有源赴闽医提领
- 过长城
-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后杂书二首 其一
-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后杂书二首 其二
- 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一
- 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三
- 题宋徽宗扇面
- 后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一
- 后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二
- 题宋徽宗献寿桃图
- 题金显宗墨竹
- 题睡猫图
- 题折枝海棠图
- 荆门
- 次韵奉答德机冬日见寄
- 洪州歌六首 其一
- 洪州歌六首 其二
- 洪州歌六首 其三
- 洪州歌六首 其四
- 洪州歌六首 其五
- 洪州歌六首 其六
- 题寿皇御题淳熙宫画牡丹扇面二首 其一
- 赠别宋季任赴甘肃提举二十韵
-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
- 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后却还杭州
- 次韵答乡友吴立夫见寄之作感别怀归情在其中矣
- 大雪戏咏
- 今体诗六十韵赠饯正傅之官池阳述学言怀见乎辞矣
- 袁伯长侍讲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还夜宿联句归以示予次韵效体发三贤一笑
-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
- 文子方寓直翰林数日即以使往云南典选诗用识别
- 发通州至小直沽
- 贯草草南归伯生秘监方晨赴经筵驰诗见别舟中次韵俟便答寄兼简伯庸赞善
- 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 其一
- 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 其二
- 过大野泽
- 雪霁得风径过高邮
- 晚渡扬子江未至甘露寺城下潮退阁舟风雨竟夕
- 危太朴自金溪来访留馆兼旬因归有赠
- 尊经堂诗
- 旦发渔浦夕宿大浪滩上
- 岁暮杂言二首 其一
- 岁暮杂言二首 其二
- 龙门
- 望李陵台
- 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
- 渡河宿麻子港口
- 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
- 十六夜望月蚀阴雨不见
- 宗忠简公画像为公外曾孙叶深道作
- 望会稽山
-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
-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
-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
- 出北城独上秋屏阁望西山烟霭中漠无所见
- 为蒋英仲作颜辉画青山夜行图歌
-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
- 与用章戴生同度淡竹岭夜宿山家
- 载酒堂诗
- 题高尚书藤纸画云林烟嶂图
- 过闸行
- 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歌
- 题瀛州仙会图
- 题王宰所藏墨龙
- 商学士画云壑招提歌
- 僧传古踊雾出波龙图歌
- 李老谷闻子规
- 奉陪侍御金源公虎丘之游阅数日乃能成诗以纪览历凡二十五韵
柳贯(1270年~1342年),元代文学家。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人,先世居河东,宋建炎中柳贯七世祖柳铸始迁杭,再迁浦江乌蜀山(今兰溪横溪),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系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是元代“儒林四杰”之一,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并称“儒林四杰”。
据《元史列传第68·黄溍传》记载:“贯,字道传,……与溍及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
元大德4年(1300)察举为江山县教谕,数年后升迁为昌国州学正。延祐6年(1319)任国子助教,旋升博士。先后从学者数千人,业成而仕,后多知名,其中最为著名者当为宋濂、危素、王褘、戴良等。
泰定元年(1324)擢升为太常博士,凡朝廷大典,必酌以古今而论定,人皆服其精审。泰定3年(1326),出任江西儒学提举,秩满归乡杜门不出十余年,收徒授学,读书著述,沉潜于理学。
至正元年(1341),朝廷重用,起用为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至正二年(1342)11月初九病逝于京城大都(今北京)。
柳贯官仅止于五品,禄不超过千石。但在当时文坛上影响不小,他的诗写得古硬奇逸,意味隽永,受到广泛尊崇,有人称他是“文场之帅,士林之雄”。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正是柳贯最得意的门生,宋濂曾这样记述柳贯的学问及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柳贯)读书博闻强记,自礼乐、兵刑、阴阳、律历、田乘、地志、字学、祖谱及老佛家书莫不通贯……濂虽不敏,受先生之教为深。”
柳贯著名的文集有《金石竹帛遗文》10卷、《近思录广辑》3卷、《字系》2卷、《柳待制文集》20卷、《待制集》、《字系》、《近思录广辑》、《金石竹帛遗文》传世。